過敏性哮喘可通過布地奈德、孟魯司特鈉、沙丁胺醇等藥物治療,通常由遺傳因素、過敏原暴露、呼吸道感染、空氣污染、情緒波動等原因引起。
1、吸入激素:
布地奈德作為一線控制藥物,通過抑制氣道炎癥降低支氣管高反應性。氟替卡松與倍氯米松同屬糖皮質激素類,需長期規律使用才能維持療效。這類藥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全身副作用較小。
2、白三烯調節劑:
孟魯司特鈉通過阻斷白三烯受體緩解氣道痙攣,適用于阿司匹林哮喘及運動誘發型。扎魯司特能減少黏液分泌,與吸入激素聯用可增強控制效果。此類藥物對鼻部過敏癥狀也有改善作用。
3、速效支氣管擴張劑:
沙丁胺醇作為β2受體激動劑,可在急性發作時快速緩解喘息癥狀。特布他林作用持續時間較長,適用于夜間哮喘。使用頻率每周超過3次提示病情控制不佳,需調整治療方案。
4、過敏原回避:
塵螨過敏者需使用防螨寢具,保持室內濕度低于50%。花粉季節減少外出,寵物皮屑過敏應考慮隔離飼養。職業性哮喘患者可能需調換工作崗位,這是非藥物干預的重要環節。
5、免疫調節治療:
奧馬珠單抗適用于IgE介導的重度哮喘,需每月皮下注射。阿侖單抗針對嗜酸性粒細胞性哮喘,可減少急性發作頻率。生物制劑治療前需進行特異性抗體篩查,嚴格評估適應癥。
日常攝入富含維生素D的魚類和蛋類,規律進行游泳等有氧運動,使用空氣凈化器降低室內過敏原濃度。監測峰流速值變化,隨身攜帶急救藥物,每年接種流感疫苗可減少呼吸道感染誘發的急性發作。癥狀持續惡化或出現口唇發紺等缺氧表現時需立即急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