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性肝炎主要由藥物及其代謝物引起,三七、苦楝子、決明、番瀉葉、蓖麻、五倍子、朱砂、代赭石等中藥均可能對肝臟造成一定損害。
1、三七——三七中吡咯里西啶生物堿含量豐富,可以引起肝臟的肝竇阻塞綜合征、肝巨紅細胞癥或肝纖維化。
2、苦楝子——苦楝子所含的苦楝素可經胃黏膜吸收后損傷肝臟,并能引起神經系統和心血管損害,甚至休克和呼吸中樞麻痹。
3、決明——含有萜類及內酯類成分,這些萜類成分主要損傷心、肝、胃腸道及骨髓,可表現為納差、嘔吐、腹瀉、肝腫大及黃疸等,甚至引起休克或呼吸麻痹等癥狀。
4、番瀉葉——番瀉葉中的番瀉苷經腸道細菌作用,其分解產物的化學結構類似二羥蒽醌,為已知的損肝性瀉藥
5、蓖麻——蓖麻毒蛋白可以阻斷蛋白質或細胞DNA的合成,可使肝臟壞死。
6、五倍子——五倍子中含有大量可水解鞣質,對肝臟的直接毒性較高,極大量使用時可引起灶性肝細胞壞死。
7、朱砂——朱砂中含有的雜質游離汞可與血液中血紅蛋白的巰基結合,造成蓄積中毒。
8、代赭石——毒性成分主要是三氧化二砷,其原漿毒作用可使肝臟發生脂肪變性,肝小葉中心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