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類傳染病指傳染性強、病死率高、需采取強制管理措施的法定傳染病,包括鼠疫、霍亂兩種。
1、鼠疫特征:
鼠疫由鼠疫耶爾森菌引起,通過鼠蚤叮咬傳播。臨床表現為高熱寒戰、淋巴結腫痛、出血傾向。肺鼠疫可出現咳嗽血痰,敗血癥型鼠疫進展迅速。早期使用鏈霉素、慶大霉素、多西環素等抗生素治療可顯著降低病死率。
2、霍亂特點:
霍亂弧菌污染水源或食物傳播,典型癥狀為劇烈腹瀉米泔水樣便、噴射性嘔吐。嚴重脫水導致眼窩凹陷、皮膚彈性消失。治療需快速補液,抗生素選擇多西環素、環丙沙星、阿奇霉素。口服補液鹽與靜脈補液需同步進行。
3、防控措施:
發現病例需2小時內網絡直報,對患者強制隔離治療。密切接觸者留驗觀察5天,疫區實施檢疫消毒。開展滅鼠滅蚤、飲用水消毒等衛生措施。醫務人員執行三級防護標準,處理尸體需徹底消毒后火化。
4、病原學檢測:
鼠疫疑似病例需采集淋巴結穿刺液、血液、痰液進行細菌培養。霍亂確診依靠糞便懸滴鏡檢發現魚群樣運動弧菌,或糞便培養分離O1/O139群霍亂弧菌。PCR檢測可快速獲得病原學證據。
5、歷史流行:
14世紀歐洲鼠疫大流行導致2500萬人死亡。19世紀霍亂七次世界大流行,我國傳染病防治法將其列為甲類。現代通過檢疫隔離、抗生素應用和衛生條件改善,全球年報告病例已不足萬例。
預防甲類傳染病需注意飲食衛生,避免接觸病死動物,出現癥狀立即就醫。疫區居民可接種霍亂疫苗,從事相關工作者應定期體檢。保持環境清潔、規范處理垃圾、飲用煮沸水是基礎防護措施,國際旅行時需關注目的地疫情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