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祛疤可通過抑制成纖維細胞增殖、軟化瘢痕組織、減輕局部炎癥等方式改善疤痕外觀。該方法可能引起局部紅腫、色素沉著、皮膚萎縮、過敏反應、毛細血管擴張等不良反應。
1、抑制增生:注射糖皮質激素如曲安奈德能減少膠原合成,適用于增生性瘢痕。治療初期可能出現注射部位疼痛,通常48小時內自行緩解。配合局部加壓治療可增強效果。
2、軟化組織:透明質酸酶注射可分解瘢痕基質中的粘多糖,改善疤痕硬度。部分患者會出現暫時性淤青,冷敷可加速消退。每月1次連續3次為常見療程。
3、抗炎作用:5-氟尿嘧啶通過抑制炎癥因子減輕瘢痕充血。需警惕注射后表皮變薄風險,兩次治療間隔不少于4周。聯合脈沖染料激光能降低復發率。
4、過敏風險:體質敏感者可能對注射藥物產生速發型過敏反應。表現為注射區風團伴瘙癢,需立即停用并口服氯雷他定。術前皮試可有效預防。
5、血管反應:反復注射可能引發局部毛細血管擴張,呈現網狀紅斑。595nm激光可選擇性地封閉異常血管,同時需避免日光暴曬防止色素沉著。
注射祛疤后需保持創面清潔干燥,避免搔抓或使用刺激性護膚品。恢復期增加維生素C攝入有助于減少色素沉著,適當進行瘢痕按摩促進藥物擴散。出現持續紅腫或發熱需及時復診,治療期間建議暫停劇烈運動防止出汗感染。日常防曬需選擇SPF30以上物理防曬霜,疤痕部位避免使用含酒精化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