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尿管堵塞需通過影像學檢查結合實驗室檢測明確診斷,主要檢查方式有泌尿系超聲、CT尿路造影、靜脈腎盂造影、核素腎動態顯像、膀胱鏡逆行插管造影。
1、泌尿系超聲:
作為首選篩查手段,超聲可直觀顯示腎盂積水和輸尿管擴張程度,對結石等梗阻性病變檢出率較高。檢查無輻射且經濟便捷,但受腸道氣體干擾時可能影響遠端輸尿管觀察。若發現腎積水但未明確梗阻點,需進一步聯合其他檢查。
2、CT尿路造影:
CTU能三維重建尿路結構,精確顯示結石位置、腫瘤壓迫或先天畸形等梗阻原因,對微小結石和軟組織病變的敏感性優于超聲。增強掃描可評估分腎功能,但需使用碘對比劑,腎功能不全者需謹慎。
3、靜脈腎盂造影:
通過靜脈注射造影劑觀察尿路顯影情況,能動態顯示造影劑排泄受阻部位,適用于評估輸尿管狹窄或蠕動功能障礙。檢查需多次攝片,腎功能減退者可能顯影不良,現逐漸被CTU替代。
4、核素腎動態顯像:
采用放射性核素標記物評估分腎功能和尿流動力學,通過腎圖曲線判斷梗阻程度及腎功能損害情況。對碘過敏或腎功能差者適用,但空間分辨率較低,需結合解剖學檢查綜合判斷。
5、膀胱鏡逆行插管造影:
經尿道插入膀胱鏡進行輸尿管插管并注入造影劑,可直接顯示梗阻部位和形態,適用于下段輸尿管病變或常規檢查無法明確時。屬于有創操作,可能引發尿路感染,通常作為最后選擇的診斷方法。
確診輸尿管堵塞后需根據病因制定治療方案。結石引起者可增加每日飲水量至2000毫升以上,適當跳躍運動促進排石;感染因素需控制炎癥;腫瘤或狹窄則需手術干預。日常需避免憋尿,限制高嘌呤飲食預防結石復發,定期復查泌尿系超聲監測腎功能變化。急性腰痛伴無尿等緊急情況應立即就醫解除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