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穿刺存在一定風險,但整體發生率較低。該檢查主要用于胎兒染色體異常和遺傳性疾病的診斷,屬于有創性產前檢查手段。
1、常見風險因素:
操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短暫子宮收縮或輕微腹痛,約1%-2%孕婦會發生陰道少量出血。穿刺后胎膜早破的發生率約為0.5%,感染風險控制在0.1%以下。極少數情況下可能刺激胎盤導致羊水滲漏,需密切觀察是否持續流液。
2、嚴重并發癥:
穿刺導致流產的概率約為0.3%-0.5%,多發生在術后兩周內。高齡孕婦、子宮畸形或胎盤位置異常者風險相對增高。罕見情況下可能損傷胎兒肢體或器官,需由經驗豐富的超聲引導下操作規避。
建議選擇孕16-22周進行穿刺,術后需臥床休息24小時,避免提重物和劇烈運動。出現持續腹痛、發熱或陰道流液應及時就醫。日常注意補充優質蛋白和維生素,保持外陰清潔干燥,兩周內禁止盆浴和性生活。定期監測胎動變化,配合產科隨訪復查超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