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穿孔多數情況下需要緊急手術治療。胃穿孔的處理方式主要有穿孔修補術、胃部分切除術、腹腔鏡手術、保守治療和術后護理。
1、穿孔修補術:
穿孔修補術是胃穿孔最常用的手術方式,適用于穿孔較小且周圍組織炎癥較輕的情況。醫生會直接縫合穿孔部位,同時進行腹腔沖洗以清除胃內容物和炎性滲出液。術后需要禁食并配合胃腸減壓,待腸道功能恢復后逐步過渡到流質飲食。
2、胃部分切除術:
對于穿孔較大或合并胃潰瘍惡變的患者,可能需要進行胃部分切除術。手術會切除包含穿孔部位的胃組織,同時重建消化道。這類手術創傷較大,術后需要更長的恢復期和營養支持。
3、腹腔鏡手術:
腹腔鏡手術是微創治療方式,通過在腹部打幾個小孔進行操作。相比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創傷小、恢復快,適用于身體狀況較好的患者。但需要醫生具備豐富的腹腔鏡操作經驗。
4、保守治療:
極少數穿孔較小且發現及時的患者可嘗試保守治療。治療包括禁食、胃腸減壓、靜脈營養和抗生素治療。但保守治療風險較高,可能延誤病情,需在嚴密監護下進行。
5、術后護理:
無論采取何種治療方式,術后護理都至關重要。包括持續胃腸減壓、靜脈營養支持、抗生素預防感染以及逐步恢復飲食。術后需要定期復查胃鏡觀察愈合情況。
胃穿孔患者術后飲食應循序漸進,從清流質逐漸過渡到半流質、軟食。初期可選擇米湯、藕粉等低渣食物,后期逐步增加蛋白質攝入如蒸蛋、魚肉等。避免辛辣刺激、過硬過燙食物。恢復期應保持規律作息,避免劇烈運動,戒煙限酒。定期隨訪檢查胃部恢復情況,如有腹痛加劇、發熱等癥狀需及時就醫。心理調節同樣重要,保持樂觀心態有助于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