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原體感染具有傳染性,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也可通過母嬰垂直傳播或間接接觸感染者的分泌物傳播。
1、傳播途徑:
性接觸是衣原體感染最主要的傳播方式,包括陰道性交、肛交和口交。未采取保護措施的性行為會顯著增加感染風險。母嬰傳播發生在分娩過程中,新生兒通過接觸感染的產道可能引發結膜炎或肺炎。極少數情況下,接觸被污染的毛巾、浴具等物品也可能導致間接傳播,但概率較低。
2、易感人群:
性活躍人群尤其是多性伴侶者、青少年及年輕成年人是高危群體。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的人群更易發生反復感染。孕婦感染后可能引發早產、胎膜早破等并發癥,需特別重視篩查。
3、預防措施:
正確使用避孕套可降低80%以上的傳播風險。固定性伴侶并共同接受檢測治療能有效阻斷傳播鏈。感染者應避免性生活直至完成療程且癥狀消失,所有性伴侶需同步治療。日常不共用貼身物品,接觸分泌物后徹底洗手。孕婦需在孕早期進行衣原體篩查,陽性者需在孕晚期復查。
衣原體感染早期常無癥狀但具有傳染性,定期篩查對性活躍人群尤為重要。治療期間需保持清淡飲食,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柑橘類水果和深色蔬菜以增強免疫力,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適度進行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環,但應避免劇烈運動導致疲勞。貼身衣物需每日高溫消毒清洗,治療結束后3個月需復查確認病原體清除。若出現盆腔疼痛、異常分泌物等癥狀應及時復診,避免并發癥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