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根外露可能導致牙齒松動甚至脫落。牙根外露通常由牙齦萎縮或牙周疾病引起,牙根失去牙齦和牙槽骨的保護后,牙齒穩定性會逐漸下降。
牙根外露的主要原因:
牙齦萎縮是牙根外露的常見原因,多因長期刷牙力度過大、牙周炎或年齡增長導致。牙周炎會破壞支撐牙齒的牙槽骨,使牙齦逐漸退縮。牙齒排列不齊或咬合異常也可能加速牙齦退縮進程。遺傳因素和吸煙等不良習慣也會增加牙齦萎縮風險。
牙根外露的發展過程:
初期可能僅表現為牙齒敏感或牙齦輕微退縮,隨著牙根暴露面積增加,牙齒會逐漸松動。中度階段可能出現牙齦出血、口臭等癥狀,牙齒松動度明顯增加。嚴重時牙槽骨吸收超過一半,牙齒會出現明顯移位甚至自行脫落。
預防與治療措施:
改善刷牙方式,使用軟毛牙刷和巴氏刷牙法能減少牙齦損傷。定期潔牙可清除牙結石,預防牙周炎。對于已經出現的牙齦萎縮,可采用牙齦移植手術覆蓋暴露的牙根。牙周炎患者需要進行系統的牙周治療,包括齦下刮治和根面平整。牙齒松動明顯時可考慮牙周夾板固定
保持良好口腔衛生習慣是預防牙根外露的關鍵,建議每天刷牙兩次并使用牙線清潔牙縫。均衡飲食,適量補充維生素C有助于牙齦健康。戒煙限酒,避免食用過硬食物。定期進行口腔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治療,能有效延緩牙齦萎縮進程,維持牙齒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