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后發生流產通常會有惡露排出,這是子宮內膜脫落的正常生理現象。
1、流產后的惡露特點:
自然流產后惡露一般持續1-2周,初期為鮮紅色或暗紅色血液,逐漸轉為淡紅色漿液性分泌物,最后變為白色或淡黃色。出血量應少于月經量,若超過月經量或持續3周未凈需警惕宮腔殘留或感染。流產后子宮收縮可能伴隨輕微腹痛,屬于正常現象。
2、異常惡露的識別:
惡露伴有發熱、惡臭、劇烈腹痛或大量血塊時,提示可能存在宮腔感染、胎盤組織殘留等并發癥。血性惡露突然增多或反復出現鮮紅色出血,需考慮子宮復舊不良或凝血功能障礙。超聲檢查可明確宮腔內是否有殘留組織,血常規能判斷感染程度。
3、流產后護理要點:
保持外陰清潔干燥,每日用溫水清洗,2-3小時更換衛生巾。流產后1個月內禁止盆浴、游泳和性生活,避免重體力勞動。觀察惡露顏色、氣味和量的變化,記錄體溫波動情況。流產后首次月經通常在4-6周恢復,周期可能暫時不規律。
流產后飲食需補充優質蛋白如魚肉、豆制品促進組織修復,適量攝入動物肝臟、菠菜等含鐵食物預防貧血。紅糖姜茶可溫暖子宮但不宜過量,避免生冷辛辣刺激。適度散步有助于惡露排出,但應避免劇烈運動。保持情緒平穩,保證7-8小時睡眠,下次懷孕建議間隔3-6個月。若惡露異常或伴有其他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