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血瘀可選用復方丹參滴丸、血府逐瘀膠囊、黃芪生脈飲等中成藥調理。氣虛血瘀主要表現為乏力、氣短、舌質紫暗等癥狀,治療需兼顧補氣與活血化瘀。
1、復方丹參滴丸:
復方丹參滴丸由丹參、三七、冰片等組成,具有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的功效。適用于氣虛血瘀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能改善胸悶、胸痛癥狀。該藥需舌下含服,使用期間需監測凝血功能,避免與抗凝藥物聯用。
2、血府逐瘀膠囊:
血府逐瘀膠囊含桃仁、紅花、當歸等成分,擅長治療氣滯血瘀引起的頭痛、失眠、月經不調。對于長期久坐、情緒抑郁導致的氣虛血瘀體質尤為適用,服藥期間應保持情緒舒暢,配合適度運動增強療效。
3、黃芪生脈飲:
黃芪生脈飲以黃芪、麥冬、五味子為主方,側重補氣固表的同時兼能活血。適合易感冒、自汗盜汗的氣虛血瘀人群,可改善免疫力低下與微循環障礙。服用時忌食生冷,建議晨起空腹溫服。
4、補陽還五湯:
補陽還五湯是經典方劑,重用黃芪配合當歸、赤芍等藥材,主治中風后遺癥等氣虛血瘀重癥。需中醫師辨證加減使用,對肢體麻木、半身不遂有顯著改善作用,通常需連續服用2-3個月。
5、八珍益母丸:
八珍益母丸含人參、白術、川芎等八味藥材,針對女性氣血兩虛兼血瘀的月經量少、面色萎黃。服藥期間可配合紅棗、枸杞食療,經期需暫停服用,孕婦及陰虛火旺者慎用。
氣虛血瘀體質調理需藥物與生活方式結合。建議每日進行八段錦、太極拳等柔緩運動,飲食可多食山藥、紅棗、桂圓等補氣食材,避免生冷油膩。保持規律作息與情緒平和,若癥狀持續加重或出現心前區劇痛、肢體活動障礙等表現,需及時就醫排查心腦血管疾病。中藥調理需在醫師指導下根據體質變化動態調整方劑,避免長期自行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