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式子宮肌瘤剔除術適用于黏膜下肌瘤或部分肌壁間肌瘤突向宮腔者,需滿足肌瘤直徑≤10cm、數量≤3個、無嚴重盆腔粘連等條件。
肌瘤完全位于宮腔黏膜下層為絕對適應證,此類肌瘤易引發異常子宮出血、不孕或流產。經陰道途徑可直接暴露肌瘤蒂部,通過電切或旋切完整去除病灶,術后宮腔鏡復查確認無殘留。
肌壁間肌瘤向宮腔突出≥50%者可考慮該術式。術前需MRI評估肌瘤與漿膜層距離,保留肌層厚度>5mm可降低子宮穿孔風險。伴隨癥狀包括月經量增多、貧血,術中需聯合超聲監測定位。
單發肌瘤或不超過3個的簇狀肌瘤更適合操作,直徑5-10cm的肌瘤需術者具備豐富經驗。多發肌瘤易導致手術時間延長、出血量增加,需備好垂體后葉素等止血方案。
合并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性粘連者應選擇腹腔鏡。嚴重子宮脫垂或陰道狹窄患者禁用該術式,可能伴隨盆腔疼痛或性交痛癥狀,需轉開放性手術。
有生育要求患者需評估肌瘤位置,靠近輸卵管開口的肌瘤剔除后需放置防粘連膜。術后3個月經周期復查超聲,確認子宮肌層愈合后再嘗試妊娠。
術后建議攝入高鐵食物如動物肝臟、菠菜促進造血,避免劇烈運動3個月。定期進行盆底肌訓練,術后6周復查陰道超聲評估子宮修復情況,出現發熱或異常出血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