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莫唑胺膠囊常見不良反應包括骨髓抑制、消化道反應、神經系統癥狀、皮膚反應及全身性癥狀。骨髓抑制主要表現為血小板減少、中性粒細胞減少和貧血;消化道反應常見惡心嘔吐;神經系統癥狀可能包含頭痛或嗜睡;皮膚反應如皮疹;全身性癥狀如疲勞或發熱。
1、骨髓抑制:
替莫唑胺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導致血小板減少、中性粒細胞減少和貧血。血小板減少可能增加出血風險,表現為皮膚瘀斑或鼻出血;中性粒細胞減少可能引發感染,伴隨發熱或乏力;貧血可能導致面色蒼白或活動后心悸。用藥期間需定期監測血常規,出現嚴重骨髓抑制時需調整劑量或暫停用藥。
2、消化道反應:
惡心和嘔吐是替莫唑胺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可能與藥物刺激胃腸道黏膜有關。癥狀多出現在用藥后數小時內,部分患者伴隨食欲減退或上腹不適。預防性使用止吐藥物可減輕癥狀,建議少量多餐、避免油膩食物。持續嘔吐可能導致脫水,需及時就醫處理。
3、神經系統癥狀:
約10%-20%患者可能出現頭痛、嗜睡或眩暈等神經系統癥狀,通常為輕度至中度。少數病例報告出現意識模糊或癲癇發作,可能與藥物透過血腦屏障有關。癥狀多在用藥后24小時內出現,休息后多可緩解。嚴重神經系統反應需立即停藥并評估腦部病變。
4、皮膚反應:
部分患者用藥后出現皮疹、瘙癢或皮膚干燥等反應,嚴重者可發生 Stevens-Johnson 綜合征。皮疹多呈斑丘疹樣,好發于軀干和四肢。輕度反應可使用抗組胺藥物緩解,出現水皰、黏膜損害或發熱等嚴重皮膚反應需永久停藥。
5、全身性癥狀:
疲勞感是替莫唑胺治療的常見全身反應,可能與藥物代謝產物積累有關。部分患者伴隨低熱或肌肉酸痛,通常不超過38.5℃。建議治療期間保持充足休息,適度活動。持續高熱或極度乏力需排除感染或其他并發癥。
使用替莫唑胺期間應保持充足水分攝入,每日飲水不少于2000毫升以促進藥物代謝。飲食選擇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如魚肉、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消化道反應。治療期間避免劇烈運動,但可進行散步等輕度活動改善疲勞感。出現發熱、持續嘔吐或出血傾向等嚴重不良反應時,需立即聯系主治醫師調整治療方案。定期復查肝功能、腎功能及電解質水平,及時發現藥物可能引起的其他系統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