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念珠菌病可通過直接接觸、共用物品、免疫力低下、皮膚屏障受損、潮濕環境等途徑傳染。保持皮膚干燥、避免共用個人物品、增強免疫力、及時治療原發病、注意環境通風可降低傳播風險。
1、接觸傳播:
皮膚念珠菌病具有接觸傳染性,直接接觸患者皮損部位或間接接觸被污染的衣物、毛巾等物品可能導致傳播。患者應避免與他人密切皮膚接觸,個人用品需單獨清洗消毒,接觸后及時用肥皂洗手。
2、環境因素:
念珠菌在溫暖潮濕環境中易繁殖,公共浴室、游泳池等場所可能成為傳播媒介。建議減少在潮濕環境停留時間,使用防滑拖鞋,衣物選擇透氣棉質材料,保持居住環境干燥通風。
3、免疫狀態:
糖尿病、HIV感染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更易被傳染。控制基礎疾病、均衡攝入蛋白質和維生素、規律作息可增強抵抗力。出現皮膚破損時需立即消毒處理,避免繼發感染。
4、皮膚屏障:
長期浸水、過度清潔導致的皮膚屏障破壞會增加感染風險。接觸化學制劑時應戴防護手套,沐浴后及時擦干皺褶部位,使用pH5.5弱酸性沐浴露維護皮膚微生態平衡。
5、醫療防護:
醫護人員接觸患者需戴一次性手套,醫療器械嚴格消毒。家庭成員中有患者時,床單衣物需60℃以上熱水洗滌,地面用含氯消毒劑擦拭,必要時使用抗真菌藥膏進行預防性涂抹。
日常飲食建議增加大蒜、酸奶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避免高糖飲食刺激真菌生長。選擇寬松透氣的純棉衣物,運動后及時更換汗濕服裝。出現紅斑、瘙癢癥狀時避免搔抓,可局部冷敷緩解,癥狀持續需皮膚科就診進行真菌鏡檢確診,治療期間遵醫囑使用克霉唑、咪康唑等外用抗真菌藥物,嚴重感染者需口服氟康唑。保持規律鍛煉增強體質,但應避免在公共健身房赤腳行走,沐浴場所盡量選擇一次性坐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