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天氣寒冷,一不注意防寒保暖就容易感冒纏身,感冒了,那么多西藥和中成藥該如何選擇?以下具體了解感冒藥的組成,教您在自我藥療之前學會鑒別這些感冒藥。
一、西醫將感冒分成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西藥治感冒:主要由三類藥組成
1、一類是抗病毒治療藥物,如復方氨酚烷胺等;
2、二類是對癥治療藥物,如解熱鎮痛藥對乙酰氨基酚等;
3、三類是抗生素藥物,主要用于感冒或流感繼發的細菌感染。
目前市售的感冒藥大多是幾種藥物成分的組合,都是將解熱鎮痛藥、抗過敏藥、擬腎上腺素藥與止咳藥合用,有的則是將抗病毒藥、解熱鎮痛藥與抗過敏藥合用,那么感冒藥的具體成分有哪些作用呢?
對乙酰氨基酚:
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具有解熱鎮痛作用。泰諾、白加黑、快克、感康、康必得等均含有對乙酰氨基酚。
鹽酸偽麻黃堿:
能選擇性收縮上呼吸道血管,緩解鼻黏膜充血、腫脹,減輕鼻塞癥狀,可以幫助患者呼吸通暢。像白加黑、新康泰克、泰諾中就含有鹽酸偽麻黃堿,而快克中沒有。注意,有甲亢、糖尿病、缺血性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的患者應慎用含鹽酸偽麻黃堿成分的制劑。
右美沙芬:
具有鎮咳作用,可減輕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癥狀。泰諾、白加黑、日夜百服寧等都有這種鎮咳成分。
氯苯那敏:
主要是抗過敏成分,可使下呼吸道的分泌液干燥和黏稠,能減少鼻腔的分泌物,改善流鼻涕、打噴嚏、流淚的癥狀。與此同時,抗過敏成分也可以使人產生困倦的感覺,所以駕駛員、機器操作者、高空作業者工作前應慎用。常見藥物如新康泰克美撲偽麻片、泰諾、快克。
金剛烷胺:
抗病毒成分,金剛烷胺通過阻止流感病毒進入人體細胞,起防治感冒功效,一旦病毒進入細胞后,則不能發揮作用。所以含抗病毒成分的感冒藥在起病初期服用效果最好。快克、仁和可立克中就含有這種成分。
其他成分:
如咖啡因。它可解除因傷風感冒引起的身體疲乏,促使神經興奮,消除抗過敏藥引起的嗜睡作用,同時可以加強鎮痛效果,緩解感冒時的頭痛。
二、中醫認為感冒一般分為風寒感冒與風熱感冒兩大類。
中成藥治感冒:分為風寒與風熱
風寒感冒是風寒之邪外襲、肺氣失宣所致。治法應以辛溫解表為主。風熱感冒是風熱之邪犯表、肺氣失和所致。治法應以辛涼解表為主。
兩種感冒用藥自然不同,早期感冒屬于風寒型的,且有一定的特征,如怕冷為主,頭疼、流清涕、打噴嚏,這屬于風寒感冒,可用溫散解表的方法。若以發燒、喉嚨痛、大便干燥為主,則屬于風熱感冒,采用驅風清熱解表的方法,以下為常用的感冒類中成藥,患者在自我藥療之前應學會鑒別。
A.風熱感冒中成藥
1、板藍根性寒,味苦。具清熱解毒、涼血利咽之效,對感冒、流感、流行性腦炎、腮腺炎等春季常見病有較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但正因為其性味苦寒,所以比較適合體內熱邪導致的風熱感冒。如果屬于體質偏虛寒的人,常感脾胃不和、容易腹瀉、身體怕冷,就不適宜多喝板藍根沖劑。尤其是小孩,脾胃功能尚未健全,多服板藍根,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等癥狀。
2、銀翹片是由連翹、金銀花、牛蒡子等十味中藥組成的中成藥,具有疏風散熱、清熱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療風熱感冒。所以如果是風寒感冒,使用銀翹片就等于寒上加寒。
3、雙黃連口服液的主要成分有金銀花、黃芩、連翹,它也是針對風熱感冒的,表現為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咳吐稀白痰的風寒感冒者不適用。
B.風寒感冒中成藥
感冒清熱顆粒由荊芥穗、薄荷、防風、柴胡、葛根、桔梗、白芷、苦地丁、蘆根等藥物組成,具有疏風散寒、解表清熱的功效,用于治療風寒感冒。因本藥含有桔梗和杏仁,所以止咳化痰的功效較強,如果風寒感冒表現為咳嗽咳痰嚴重的,尤其適合選用感冒清熱顆粒。另外,感冒清熱顆粒還含有葛根、苦地丁等清熱解毒的藥物,所以也可預防病毒性感冒。
C.止咳化痰中成藥也應區分溫、熱、寒、涼四性
針對風寒感冒造成痰白清稀的寒咳癥狀,需要使用溫性中成藥,此外,多數慢性支氣管炎咳嗽患者多呈現“久咳必寒”的寒咳癥狀,可使用溫性中成藥“特一止咳寶片”止咳平喘、利肺祛痰,緩解并控制慢性支氣管咳嗽產生的“咳”、“痰”、“喘”等不適癥狀。
風熱咳嗽患者可服用川貝、枇杷類中成藥清熱化痰。在選用咳嗽藥時需區分咳嗽類型,切莫盲目用藥。
特別提醒:癥狀消失可停藥
感冒的自然病程一般為7天左右,通常感冒用藥5-7天即可,抗生素類藥一般用藥5天左右,在頭痛、流涕、咳嗽等癥狀完全消除,體溫恢復正常后,就可停服感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