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屑病與牛皮癬是同一種疾病的不同名稱,銀屑病是醫學規范術語,牛皮癬為民間俗稱。
1、命名差異:
銀屑病是國際通用的醫學診斷名稱,源于典型皮損特征為銀白色鱗屑;牛皮癬則是我國民間根據病變皮膚增厚如牛皮樣外觀的俗稱。二者均指代同一種慢性炎癥性皮膚病,臨床診斷以"銀屑病"為準。
2、疾病本質:
該病屬于T細胞介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特征為角質形成細胞過度增殖表皮更替周期從28天縮短至3-4天和真皮血管擴張。典型表現為界限清楚的紅色斑塊,覆蓋云母狀鱗屑,刮除鱗屑可見薄膜現象和點狀出血。
3、臨床分型:
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尋常型占90%、關節病型、膿皰型和紅皮病型。特殊類型如頭皮銀屑病、反向銀屑病累及皮膚皺褶部位等,均屬于同一疾病譜系,與民間認知的"牛皮癬"無本質區別。
4、認知誤區:
民間常誤認為牛皮癬具有傳染性或與真菌感染有關,實際上銀屑病無傳染性,也非癬菌所致。部分患者因稱謂差異誤以為二者是不同疾病,可能影響規范治療選擇。
5、診療規范:
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發布的中國銀屑病診療指南明確使用"銀屑病"作為標準術語。臨床診斷需與濕疹、脂溢性皮炎等鑒別,治療方案包括局部外用卡泊三醇軟膏、糖皮質激素,系統用藥如阿維A膠囊、生物制劑等。
銀屑病患者需保持皮膚保濕,建議每日使用含尿素或神經酰胺的潤膚劑;避免搔抓和過度清潔;適度陽光照射有助于改善癥狀但需防曬傷;飲食宜均衡,限制酒精及高脂飲食;合并關節癥狀者可進行游泳、瑜伽等低沖擊運動。冬季注意保暖防干燥,急性期建議每周2-3次溫水浴37-40℃配合溫和沐浴露。心理壓力可能誘發加重,可通過正念訓練緩解焦慮。定期皮膚科隨訪評估病情變化,切忌自行使用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