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羅恩病導致的腸道狹窄部分患者可以恢復,但需根據狹窄性質炎癥性或纖維性采取針對性治療。
1、炎癥性狹窄的治療:
早期炎癥性狹窄通過抗炎治療可能恢復。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可快速緩解腸道水腫,免疫抑制劑如硫唑嘌呤或生物制劑如英夫利昔單抗能長期控制炎癥。治療期間需配合低渣飲食,避免高纖維食物刺激腸道,同時補充維生素B12和鐵劑預防貧血。定期腸鏡評估黏膜愈合情況,炎癥消退后狹窄程度可能減輕。
2、纖維性狹窄的干預:
慢性纖維化狹窄通常不可逆。輕度狹窄可通過腸內營養支持改善,嚴重者需球囊擴張術或狹窄成形術,避免腸段切除。術后需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維持治療,預防復發。日常建議少食多餐,選擇易消化的蛋白質如魚肉、蛋羹,避免堅果等粗硬食物。若出現嘔吐、腹脹等梗阻癥狀需及時就醫。
患者需每3-6個月進行影像學復查,監測狹窄進展。適度運動如散步可促進腸蠕動,但避免劇烈運動增加腸套疊風險。心理疏導同樣重要,焦慮可能加重癥狀,可通過正念訓練緩解壓力。合并營養不良時需營養師制定個性化方案,必要時采用要素飲食或靜脈營養支持。戒煙是必要措施,吸煙會加速疾病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