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寶寶闌尾炎需立即就醫治療,處理方式主要有抗感染治療、手術切除、術后護理、飲食調整、并發癥監測。
1、抗感染治療:
確診后需靜脈注射廣譜抗生素控制感染,常用藥物包括頭孢曲松、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等。細菌感染是闌尾炎主要病因,嬰幼兒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感染擴散風險較高。治療期間需定期復查血常規和炎癥指標,觀察體溫變化。
2、手術切除:
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是首選方案,創傷小恢復快。開腹手術適用于穿孔或膿腫形成的復雜病例。2歲以下嬰幼兒闌尾壁薄易穿孔,確診后12小時內手術可降低并發癥風險。術中需清理腹腔膿性分泌物,嚴重者需留置引流管。
3、術后護理:
保持切口干燥清潔,每日消毒換藥。使用腹帶保護傷口,避免劇烈哭鬧增加腹壓。監測排便情況,腸粘連是常見術后并發癥。疼痛管理可選用對乙酰氨基酚等兒童適用鎮痛藥,禁止使用阿司匹林。
4、飲食調整:
術后6小時禁食禁水,腸蠕動恢復后先喂少量溫水。逐步過渡到米湯、稀粥等流質飲食,3天后可嘗試軟爛面條、蒸蛋羹。避免牛奶、豆類等產氣食物,少量多餐減輕腸道負擔。恢復期需補充維生素C和鋅促進傷口愈合。
5、并發癥監測:
持續發熱可能提示腹腔殘余感染,切口紅腫滲液需警惕傷口裂開。嘔吐腹脹伴排便停止需排除腸梗阻,心率增快血壓下降應注意膿毒血癥。術后1周復查超聲評估恢復情況,1個月內避免劇烈運動。
嬰幼兒闌尾炎護理需特別注意體溫管理和營養支持。恢復期可適當補充益生菌調節腸道菌群,選擇低敏米粉、蘋果泥等易消化輔食。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力恢復,每日進行輕柔腹部按摩促進腸蠕動。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術后3個月內定期隨訪。出現哭鬧不安、拒食等情況需及時返院檢查,警惕腸粘連或切口疝等遲發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