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同房后小便痛可能由尿道炎、前列腺炎、尿路結石、性傳播感染或生理性刺激等原因引起,需根據具體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
1、尿道炎:
尿道黏膜受細菌感染是常見原因,大腸桿菌或淋球菌等病原體可通過性接觸傳播。典型表現為排尿灼熱感伴尿道口分泌物,尿常規檢查可見白細胞升高。治療需根據病原學結果選擇敏感抗生素,如頭孢克肟、左氧氟沙星等,同時需伴侶共同篩查。
2、前列腺炎:
性生活后前列腺充血可能誘發或加重炎癥,常見于久坐或飲酒人群。除尿痛外多伴有會陰部脹痛、尿頻尿急,前列腺液檢查可見卵磷脂小體減少。治療采用α受體阻滯劑如坦索羅辛配合溫水坐浴,慢性患者需持續物理治療。
3、尿路結石:
性活動可能促使輸尿管末端微小結石移動,劃傷尿道黏膜引發劇痛。疼痛常呈刀割樣并向腰部放射,超聲檢查可發現結石影。小于6毫米的結石可通過多飲水配合排石顆粒促排,較大結石需體外沖擊波碎石。
4、性傳播感染:
不潔性接觸后2-5天出現尿痛需警惕衣原體或支原體感染,常伴尿道刺癢及晨起分泌物。核酸擴增檢測可確診,推薦阿奇霉素或多西環素規范治療,所有性伴侶應同步治療以防交叉感染。
5、生理性刺激:
性行為過程中尿道機械摩擦或潤滑不足可能導致暫時性黏膜損傷,表現為短暫刺痛無其他伴隨癥狀。建議增加前戲時間、使用水性潤滑劑,保持每日2000毫升飲水量稀釋尿液刺激。
日常應注意性衛生,同房前后及時排尿沖洗尿道,避免憋尿及過度勞累。穿著透氣棉質內褲,控制辛辣食物攝入。若癥狀持續超過48小時或出現發熱、血尿等情況,需立即泌尿科就診排除嚴重感染可能。規律作息與適度運動有助于增強泌尿系統防御能力,每年建議進行一次性健康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