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氨酸轉氨酶升高可能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藥物性肝損傷、脂肪肝、膽道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過保肝治療、病因干預、生活方式調整等方式改善。
1、病毒性肝炎: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常見病因,病毒復制導致肝細胞炎癥壞死,ALT釋放入血。需抗病毒治療如恩替卡韋、索磷布韋,配合水飛薊賓等保肝藥物。伴隨乏力、黃疸等癥狀。
2、酒精性肝病:長期飲酒超過40g/天會損傷肝細胞線粒體,促使ALT升高。戒酒是核心措施,補充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有助于修復。可能出現肝區疼痛、蜘蛛痣等體征。
3、藥物性肝損傷:對乙酰氨基酚、抗結核藥等通過細胞色素P450代謝產生肝毒性。立即停用可疑藥物,使用谷胱甘肽或N-乙酰半胱氨酸解毒。常見納差、皮疹等藥物過敏表現。
4、非酒精性脂肪肝:胰島素抵抗導致甘油三酯沉積在肝細胞,引發炎癥反應。控制體重和血糖是關鍵,建議地中海飲食搭配有氧運動。多數患者伴有中心性肥胖。
5、膽道梗阻:膽結石或腫瘤壓迫膽管時,膽汁淤積反流損傷肝細胞。需解除梗阻病因,如ERCP取石或膽管支架置入。特征性表現為陶土樣便和皮膚瘙癢。
調整飲食結構減少紅肉攝入,增加深色蔬菜和優質蛋白;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避免熬夜和情緒波動,定期復查肝功能指標。當ALT持續超過正常值3倍或出現腹水、意識障礙時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