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背脫皮可通過保濕護理、避免刺激、補充營養、藥物治療、就醫評估等方式治療。手背脫皮通常由干燥氣候、接觸性皮炎、維生素缺乏、真菌感染、銀屑病等原因引起。
1、保濕護理:干燥氣候導致皮膚屏障受損時,使用含尿素或神經酰胺的護手霜可修復角質層。每日洗手后及時涂抹,夜間可搭配一次性手套加強滲透。避免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2、避免刺激:接觸洗滌劑、化學溶劑等刺激性物質會引發接觸性皮炎。做家務時佩戴PVC手套,選擇pH5.5的溫和洗手液。已出現紅斑瘙癢時,用冷水沖洗替代抓撓。
3、補充營養:維生素A、B族或鋅缺乏會導致皮膚代謝異常。增加動物肝臟、深海魚、堅果等食物的攝入,復合維生素補充劑需連續服用2-3個月。長期素食者需監測血清鋅水平。
4、藥物治療:真菌感染表現為環形脫屑伴瘙癢,可外用聯苯芐唑乳膏或特比萘芬凝膠。銀屑病需局部使用卡泊三醇軟膏,頑固病例配合窄譜UVB光療。激素類藥膏連續使用不超過兩周。
5、就醫評估: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等系統性疾病可能引發皮膚病變。出現甲板增厚、全身性脫屑或關節腫痛時,需進行真菌鏡檢、皮膚活檢等檢查。免疫功能低下者需排除藥疹可能。
日常護理需保持手部溫暖干燥,冬季使用加濕器維持環境濕度40%-60%。燕麥浴或綠茶浸泡可緩解炎癥反應,游泳后需徹底清潔氯殘留。合并糖尿病者需將血糖控制在空腹7mmol/L以下,每周進行2-3次握力球訓練促進局部血液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