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體周圍炎不治療通常無法自愈。該疾病屬于種植體周圍組織的慢性炎癥,若放任不管可能導致骨吸收加劇甚至種植體脫落。
一、疾病進展與危害:
種植體周圍炎早期表現為牙齦紅腫、探診出血等牙齦炎癥狀,此時及時干預可控制病情。若未治療,炎癥會向深層發展,伴隨種植體周袋形成、溢膿,影像學檢查可見牙槽骨水平吸收。晚期可能出現種植體松動、咬合疼痛,最終導致種植失敗需二次手術。
二、規范治療措施:
基礎治療包括機械清創、激光輔助消毒等非手術方式,配合氯己定含漱液控制菌斑。中重度病例需翻瓣清創術聯合骨移植材料修復缺損,嚴重骨吸收者可能需種植體取出后擇期再植。治療期間需加強口腔衛生維護,使用牙縫刷清潔種植體頸部。
三、日常管理要點:
患者應每日使用沖牙器清潔種植體與鄰牙間隙,戒煙并控制血糖。每3-6個月進行專業維護,包括種植體表面拋光、菌斑染色檢查。飲食避免過硬食物,缺牙區兩側牙齒需特別防護,防止鄰牙傾斜加重咬合負擔。
種植體周圍炎的長期管理需要醫患協同。除規范治療外,建議選擇軟毛牙刷和含氟牙膏維護口腔環境,定期拍攝根尖片監測骨量變化。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以下,避免劇烈運動時用種植牙啃咬堅硬食物。出現牙齦出血、異味等預警癥狀時應及時復診,延誤處理可能使簡單問題復雜化,增加后續治療難度和經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