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或眼白發黃是黃疸的典型表現,需結合尿液顏色加深、糞便變淺等癥狀綜合判斷。
一、黃疸的典型癥狀:
黃疸最直觀的表現是皮膚、黏膜及眼白部分呈現黃色,通常從面部開始逐漸蔓延至全身。尿液顏色可能加深至濃茶色,糞便顏色則可能變淺甚至呈陶土色。部分患者伴隨皮膚瘙癢、乏力或食欲減退。新生兒黃疸可能出現嗜睡、喂養困難等特殊表現。
二、自我初步鑒別方法:
在自然光線下觀察眼白是否泛黃,輕壓下顴骨皮膚后觀察是否顯現黃色。對比近期尿液和糞便的顏色變化,記錄癥狀出現的時間及進展速度。需注意胡蘿卜素血癥等假性黃疸也會導致皮膚發黃,但眼白不受影響。
三、需要就醫檢查的情況:
當黃疸持續超過兩周、快速加重或伴隨發熱腹痛時,需立即就醫。醫生會通過肝功能檢測、膽紅素定量、腹部超聲等檢查確定病因。溶血性黃疸、肝細胞性黃疸和梗阻性黃疸的發病機制不同,治療方案差異較大。
日常需保持規律作息,避免飲酒和損肝藥物。飲食選擇易消化的低脂高蛋白食物,如魚肉、豆腐等,適量補充維生素B族。適當進行散步等溫和運動促進代謝,避免劇烈運動加重肝臟負擔。注意觀察癥狀變化,新生兒需按醫囑監測膽紅素值,母乳喂養者需評估喂養方式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