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不均質改變是指超聲檢查中子宮內膜回聲不均勻的狀態,可能由生理性增生、子宮內膜息肉、子宮腺肌癥、子宮內膜炎癥或惡性病變等因素引起。
1、生理性增生:
月經周期中雌激素水平波動會導致子宮內膜增厚或局部增厚,尤其在黃體期或妊娠早期常見。這種改變通常伴隨月經后自然消退,無需特殊干預,但需定期復查超聲觀察變化。
2、子宮內膜息肉:
子宮內膜局部過度生長形成的良性腫物,超聲表現為宮腔內高回聲團塊伴周圍內膜不均。可能與雌激素水平過高或慢性炎癥刺激有關,常表現為異常子宮出血。宮腔鏡下息肉切除術是明確診斷和治療的主要方式。
3、子宮腺肌癥:
子宮內膜組織侵入子宮肌層引起的病變,超聲顯示子宮肌層增厚伴蜂窩狀不均質回聲。患者多有進行性加重的痛經和經量增多,癥狀較輕時可使用短效避孕藥緩解,嚴重者需考慮子宮切除術。
4、子宮內膜炎癥:
細菌感染引發的子宮內膜慢性炎癥,超聲可見內膜增厚伴點狀強回聲。常見于宮腔操作后或性傳播感染,需結合抗生素治療和宮腔灌注等綜合處理,反復發作可能影響生育功能。
5、惡性病變:
子宮內膜癌或癌前病變早期可表現為局灶性回聲不均,多見于絕經后婦女或長期無排卵患者。診斷需依賴診刮病理檢查,治療根據分期選擇手術、放療或激素治療。
發現子宮內膜不均質改變后,建議避免高脂飲食和含雌激素保健品攝入,規律運動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環。絕經前女性可記錄月經周期變化,絕經后女性出現陰道流血需及時就診。超聲復查建議選擇月經干凈后3-5天進行,對比檢查結果更準確。長期存在異常出血或超聲表現持續進展者,應接受宮腔鏡或診斷性刮宮等進一步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