髕骨軟化癥主要表現為膝關節前側疼痛、活動受限和摩擦感,通常由髕骨軟骨磨損引起。癥狀發展可分為早期隱痛、進展期活動障礙和晚期持續性疼痛三個階段。
1、早期隱痛:
初期表現為上下樓梯或久坐站起時膝蓋前方酸脹不適,疼痛呈間歇性。髕骨按壓試驗可能誘發輕度疼痛,X線檢查多無異常。此時軟骨表層出現微纖維化,關節滑液分泌減少。
2、進展期活動障礙:
膝關節屈伸時出現明顯摩擦音,下蹲、跑步時疼痛加劇。可能伴隨關節腫脹和晨僵,MRI可見軟骨變薄或局部缺損。髕骨軌跡異常會加速軟骨磨損,股四頭肌力量失衡是常見誘因。
3、晚期持續性疼痛:
靜息狀態下仍有疼痛,關節活動度顯著下降。軟骨全層剝脫可能導致游離體形成,X線顯示關節間隙狹窄。部分患者出現代償性跛行,長期可繼發骨關節炎。
4、特殊體征:
髕骨研磨試驗陽性是典型表現,檢查時患者仰臥,檢查者按壓髕骨并推動其滑動,出現疼痛或摩擦感即為陽性。半數患者存在Q角增大>20°,女性更易因骨盆較寬出現力學異常。
5、伴隨癥狀:
約30%患者合并滑膜炎導致關節積液,表現為膝蓋腫脹和皮溫升高。部分人群出現股四頭肌萎縮,肌力測試顯示患側較健側下降15%以上。寒冷天氣癥狀常加重。
建議控制體重以減輕關節負荷,游泳、騎自行車等非負重運動可增強股四頭肌力量。避免爬山、深蹲等加重髕骨壓力的動作,使用護膝可改善關節穩定性。日常飲食增加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如銀耳、豬蹄,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有助于軟骨修復。疼痛持續超過兩周或影響行走時,需骨科就診評估軟骨損傷程度,必要時進行關節鏡清理或軟骨修復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