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的癥狀主要包括情緒低落、興趣減退、精力不足、認知功能損害和軀體癥狀。這些癥狀可能由遺傳因素、神經生化異常、心理社會因素、人格特征和軀體疾病等多種原因引起。
1、情緒低落:
抑郁癥患者常表現為顯著而持久的情緒低落,程度可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典型癥狀包括晨重夜輕的節律變化,對日常活動喪失愉快感,嚴重者可能出現絕望感、無助感和無價值感。部分患者會伴有明顯的焦慮情緒,表現為坐立不安、緊張擔心。
2、興趣減退:
患者對既往喜愛的活動明顯喪失興趣,表現為不愿參加社交活動、回避與人接觸。即使是簡單的日常活動如看電視、閱讀等也難以從中獲得快樂。這種興趣減退往往持續存在,與暫時性的情緒波動有明顯區別。
3、精力不足:
患者常感到持續性的疲乏無力,即使休息后也難以緩解。輕微活動就會感到精疲力竭,嚴重者甚至連基本的個人衛生都難以完成。這種疲勞感往往與活動量不成比例,且不因休息而改善。
4、認知損害:
抑郁癥患者常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思維遲緩等認知功能障礙。表現為工作學習效率明顯下降,決策困難,思考問題速度變慢。部分患者會出現自責自罪觀念,甚至產生消極自殺念頭。
5、軀體癥狀:
抑郁癥常伴隨多種軀體不適,包括睡眠障礙早醒或入睡困難、食欲改變減退或暴食、體重明顯變化、慢性疼痛頭痛、背痛等、消化系統癥狀和性功能障礙。這些癥狀往往查無器質性病變,但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抑郁癥患者應保持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適當進行有氧運動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改善情緒。飲食上可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魚、堅果等,減少高糖高脂飲食。建立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與家人朋友保持溝通。避免飲酒和濫用藥物,這些可能加重抑郁癥狀。若癥狀持續兩周以上,建議及時尋求專業心理治療或精神科醫生的幫助,早期干預可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