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鉻細胞瘤術前需重點控制血壓波動、擴容準備及藥物調整,主要注意事項包括術前α受體阻滯劑使用、充分補液擴容、血壓心率監測、停用干擾藥物及心理準備。
1、藥物預處理:
術前7-14天需規律服用α受體阻滯劑如酚芐明,逐步調整劑量至血壓穩定。該藥物可阻斷兒茶酚胺作用,預防術中高血壓危象。用藥期間可能出現鼻塞、體位性低血壓等副作用,需密切觀察。β受體阻滯劑需在α阻滯起效后添加,避免單獨使用引發血管痙攣。
2、容量管理:
腫瘤切除后易發生嚴重低血壓,術前需靜脈補液擴容,維持中心靜脈壓8-12cmH?O。建議術前3天每日攝入2000-3000ml液體,糾正長期兒茶酚胺分泌導致的血管收縮性低血容量。監測體重、尿量及電解質,警惕心功能不全患者容量負荷過重。
3、循環監測:
術前48小時持續監測動態血壓和心電圖,目標血壓控制在120-130/80mmHg以下,心率<90次/分。麻醉誘導前需建立有創動脈壓監測,備好硝普鈉、艾司洛爾等急救藥物。突發高血壓危象時需靜脈推注酚妥拉明5-10mg。
4、藥物調整:
術前2周停用MAOI類抗抑郁藥、麻黃堿等擬交感藥物。糖尿病患者需調整胰島素用量,因α阻滯劑可能增強降糖效果。長期使用β阻滯劑者不可驟停,避免反跳性高血壓。糖皮質激素替代治療需在術中開始。
5、應激管理:
避免術前情緒激動、體位劇烈變動等刺激因素。進行呼吸訓練減輕焦慮,術前晚保證充足睡眠。告知患者術中可能出現的血壓波動屬正常現象,建立信任醫患關系。準備ICU過渡監護方案。
術后需逐步恢復飲食,從流質過渡到低鹽普食,避免咖啡因及酪胺含量高的食物如奶酪、熏肉。早期床上活動預防深靜脈血栓,監測24小時尿兒茶酚胺水平。建議3個月內避免劇烈運動,定期復查腎上腺CT或MRI。長期隨訪中注意觀察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病可能,出現頭痛、心悸等癥狀需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