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組織挫傷可通過局部冷敷、加壓包扎、抬高患肢、藥物緩解、功能鍛煉等方式護理。該損傷多由外力撞擊、運動扭傷、跌倒磕碰等因素導致,表現為疼痛腫脹、皮下淤血、活動受限等癥狀。
1、冷敷處理:急性期24-48小時內使用冰袋間歇冷敷,每次15-20分鐘間隔2小時。低溫能收縮血管減少出血,緩解腫脹疼痛。避免冰塊直接接觸皮膚,需用毛巾包裹防止凍傷。慢性期48小時后可改用熱敷促進淤血吸收。
2、加壓包扎:彈性繃帶從遠端向近端螺旋式纏繞,施加均勻壓力減少組織滲出。包扎松緊度以能插入一指為宜,過緊影響血液循環需立即松解。夜間睡眠時可暫時拆除繃帶,避免長時間壓迫導致缺血。
3、抬高患肢:將受傷部位墊高至心臟水平以上,利用重力作用促進靜脈回流。下肢損傷建議平臥時用枕頭墊高30厘米,上肢可用三角巾懸吊。該措施能有效減輕腫脹,持續至淤血明顯消退。
4、藥物干預: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可緩解疼痛炎癥。外用藥可選擇扶他林乳膏、云南白藥氣霧劑局部噴涂。嚴重血腫可遵醫囑使用邁之靈等消腫藥物,避免擅自穿刺抽吸。
5、康復訓練:腫脹消退后逐步進行關節活動度訓練,如踝泵運動、腕關節環繞。肌肉力量恢復期可進行抗阻訓練,采用彈力帶或自重練習。訓練強度以不引發明顯疼痛為度,避免二次損傷。
軟組織挫傷恢復期需保證優質蛋白攝入,每日補充60-80克蛋白質促進組織修復。維生素C每日200毫克有助于膠原合成,鋅元素15毫克可加速傷口愈合。急性期避免劇烈運動,2周后逐步恢復低強度有氧運動如游泳、騎自行車。定期觀察皮膚顏色和溫度變化,出現持續劇痛或感覺異常需及時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