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某位男子家中擼貓,被抓出幾條血痕,沒有在意,不日后發現腹股溝有腫塊凸出,仍沒有在意。今年1月底2月初,這位男子陽康后仍反復發燒,這才扛不住到醫院檢查。經診斷是擼貓惹得禍,該男子感染的是“貓爪病”。
什么是貓抓病?
“貓抓病”又稱貓抓熱,是漢賽巴爾通體感染所致的自限性疾病,大多數患者多在 2-3 個月內自愈。漢賽巴爾通體通過跳蚤在貓群之間傳播,人通過貓的抓傷、咬傷或與貓密切接觸而感染漢賽巴爾通體。
貓抓病會人傳人嗎?什么人容易“中招”?
大家可以放心:“貓抓病”不會人傳人。相較于成人,兒童更易發生“貓抓病”。“貓抓病”發病雖然不分年齡段,但多數集中在2~24歲。小兒和免疫力低下人群,更容易“中招”。從被貓抓傷到發病,潛伏期一般為3~10天,少數病例可長達數月甚至超過1年,臨床上易漏診和誤診。得了“貓抓病”的孩子,會有比較明顯的癥狀——貓抓傷部位3~4天后,出現紅斑丘疹疼痛不明顯,少數丘疹轉為水皰或者膿包,偶爾可見形成小潰瘍。2~4周后,該部位淋巴引流區域淋巴結出現腫大,此時貓抓傷口早已愈合,容易被患者忘記,從而少了“貓接觸史”這一重要線索。
一般來說,多數患兒會有單側淋巴結(手肘、腋窩、頸部、腹股溝處常見)腫大,腫脹并有痛感。部分患者可出現全身癥狀,如高熱、全身不適、咽喉痛、脾腫大、結膜炎甚至抽搐等。看到這里,家有喵星人的一定都在瑟瑟發抖這么嚇人還能愉快“吸貓”嗎?做好這幾件事才能安心“吸貓”并不是所有的貓抓傷人就會引起“貓抓病”,貓本身帶菌才會把細菌傳染給人。一般情況下,家養的“貓主子”比較干凈,帶菌的幾率比較低。流浪的喵星人,接觸的細菌較多,被感染的幾率也大很多。如果被患貓抓傷,才可能引發“貓抓病”。而且,即使患上“貓抓病”,只要對癥下藥就可治愈。
“貓抓病”的病程雖然較長,但是個自限病。一些患者不經治療,也可以自行恢復。一般來說,癥狀在2~4個月內會自行消退,少數可能持續數月。若患者出現腦炎、腦膜炎等嚴重并發癥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并可危及患者生命。如果及時接受正規治療:能縮短病程,簡單說,就是好得更快。絕大多數“貓抓病”經過治療后不留后遺癥,對生命質量及壽命無影響。
預防貓爪病要了解4件事:
1.定期為貓驅蟲定期給貓修剪指甲。跳蚤、虱子等體外寄生蟲,是巴爾通體的主要傳播媒介,為貓驅蟲能有效預防“貓抓病”。
2.不要隨意與陌生、流浪貓接觸如領養流浪貓,要為其進行全面的體檢和人畜共患病篩查。
3.“擼貓”后洗手“擼貓”后要用肥皂水洗手,不要讓貓舔到你的傷口。特別是家有小孩或免疫力低下人群,應避免接觸貓而被抓或者被咬。
4.逗貓別過火“擼貓”時不要過分親密接觸,盡量不要刺激貓貓,以免被咬傷或抓傷。如果被抓傷、咬傷一定要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