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炎可通過甲硝唑片、克霉唑栓、氟康唑等藥物治療,通常由細菌感染、真菌感染、免疫力下降、激素水平變化、衛生習慣不良等原因引起。
1、細菌感染:細菌性陰道炎多由厭氧菌過度繁殖導致,甲硝唑片作為首選藥物能有效抑制細菌DNA合成。每日劑量通常為400-600毫克,分2-3次口服,療程5-7天。治療期間需避免飲酒,防止雙硫侖樣反應。
2、真菌感染:念珠菌性陰道炎需采用抗真菌藥物,克霉唑栓劑每晚置入陰道連用3天,或口服氟康唑150毫克單次給藥。真菌感染常伴隨外陰瘙癢、豆渣樣白帶,需與細菌性陰道炎鑒別用藥。
3、免疫力調節:長期熬夜或壓力過大會降低陰道局部免疫力,增加感染風險。每日補充含乳酸菌的酸奶、保證7小時睡眠有助于恢復陰道微生態平衡。維生素C泡騰片可輔助增強黏膜抵抗力。
4、激素影響:妊娠期或更年期雌激素水平波動易致陰道pH值改變。低雌激素狀態下可使用局部雌激素軟膏,哺乳期患者宜選擇克霉唑等B類用藥。月經期需勤換衛生巾,避免經血滯留滋生細菌。
5、衛生管理:每日清水清洗外陰1次,避免使用堿性沐浴露。如廁后從前向后擦拭,性生活前后及時排尿。純棉內褲需每日更換并用沸水燙洗,治療期間暫停使用衛生護墊。
規范用藥需結合具體病原體類型,細菌性陰道炎甲硝唑片標準療程為7天400毫克每日兩次,哺乳期患者改用替硝唑更安全。念珠菌感染需完成完整抗真菌療程,混合型感染建議聯合用藥。治療期間增加西芹、蔓越莓等堿性食物攝入,避免辛辣刺激飲食。適度快走或瑜伽可促進盆腔血液循環,但應暫停游泳、盆浴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