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銀屑病與甲癬可通過臨床表現、病因學特征、診斷方法、治療策略及預后差異進行區分。甲銀屑病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甲單位,甲癬則由真菌感染引發。
1、病因差異:
甲銀屑病與遺傳因素和免疫異常相關,IL-23/Th17通路激活導致角質形成細胞過度增殖。甲癬由皮膚癬菌如紅色毛癬菌、酵母菌或霉菌感染引起,潮濕環境與免疫力低下是常見誘因。
2、癥狀表現:
甲銀屑病表現為甲板點狀凹陷、油滴樣變色或甲剝離,多伴隨皮膚銀屑病皮損。甲癬常見甲板增厚、脆裂、黃白色碎屑堆積,趾甲受累概率高于指甲。
3、診斷方法:
甲銀屑病需結合皮膚鏡、甲母質活檢及銀屑病病史綜合判斷。甲癬確診依賴氫氧化鉀鏡檢發現菌絲或真菌培養陽性,必要時進行PCR檢測。
4、治療策略:
甲銀屑病采用局部糖皮質激素、卡泊三醇或光療,嚴重者使用阿達木單抗等生物制劑。甲癬需口服特比萘芬、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藥,配合環吡酮胺搽劑局部治療。
5、預后特征:
甲銀屑病易反復發作,需長期控制全身病情。甲癬經規范抗真菌治療可根治,但再感染率較高,需保持足部干燥并消毒鞋襪。
日常護理中,甲銀屑病患者應避免甲外傷和化學刺激,甲癬患者需定期修剪病甲并分開使用指甲工具。兩者均需保證均衡營養攝入,適當補充維生素D和蛋白質,避免過度搔抓。出現甲板異常變化時,建議盡早就醫明確診斷,延誤治療可能導致永久性甲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