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半月板損傷可能由運動創傷、發育異常、關節松弛、先天結構缺陷、炎癥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過制動休息、支具固定、物理治療、關節腔注射、關節鏡手術等方式治療。
1、運動創傷:高強度運動或不當動作可能導致半月板撕裂。足球、籃球等急停變向運動易造成膝關節扭轉力過大。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活動,冰敷減輕腫脹,彈性繃帶加壓包扎。慢性損傷建議進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增強膝關節穩定性。
2、發育異常:兒童骨骼未完全骨化,半月板血管分布與成人不同。盤狀半月板等變異形態更易發生撕裂。需通過MRI明確分型,無癥狀盤狀半月板可觀察隨訪,出現交鎖癥狀需行關節鏡成形術。
3、關節松弛:韌帶松弛患兒關節活動度異常增大。Ehlers-Danlos綜合征等結締組織疾病會加重半月板負荷。建議使用膝關節護具限制過度活動,配合游泳、騎自行車等低沖擊運動強化肌肉保護。
4、先天結構缺陷:脛骨平臺發育不良或股骨髁形態異常會導致半月板應力分布不均。可能與遺傳性骨軟骨發育障礙有關,通常表現為膝關節彈響、間歇性跛行等癥狀。輕度畸形可通過矯形鞋墊調整力線,嚴重者需行截骨矯形術。
5、炎癥性疾病:幼年特發性關節炎等慢性炎癥會侵蝕半月板組織。風濕熱、萊姆病等感染性疾病也可能誘發滑膜炎性反應。需規范使用甲氨蝶呤、生物制劑控制原發病,關節腔注射玻璃酸鈉改善潤滑功能。
日常應注意控制兒童體重,避免肥胖增加關節負擔。推薦進行直腿抬高、靠墻靜蹲等膝關節保護性鍛煉,運動前充分熱身并佩戴專業防護器具。飲食中增加牛奶、深海魚等富含鈣質和歐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促進軟骨健康發育。若出現持續膝關節腫脹、活動受限等癥狀,應及時至兒童骨科專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