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頭痛可通過非甾體抗炎藥、曲坦類藥物、麥角胺類藥物、鈣通道阻滯劑、抗抑郁藥等方式緩解癥狀。該癥狀通常與血管異常收縮擴張、三叉神經血管系統激活、遺傳因素、激素水平波動、環境刺激等因素有關。
1、非甾體抗炎藥: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藥物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炎癥反應,適用于輕中度發作。這類藥物需在疼痛初期服用,避免與咖啡因同服以減少胃腸道刺激。
2、曲坦類藥物:舒馬曲坦、佐米曲坦、那拉曲坦等選擇性激動5-HT1B/1D受體,能快速收縮擴張的腦血管。用藥后可能出現面部潮紅或肢體麻木,冠狀動脈疾病患者禁用。
3、麥角胺類藥物:雙氫麥角胺、麥角胺咖啡因通過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發揮效果。需注意24小時內不得與曲坦類藥物聯用,妊娠期及外周血管疾病患者禁止使用。
4、鈣通道阻滯劑:氟桂利嗪、維拉帕米可調節血管舒縮功能,特別適合伴有眩暈或先兆癥狀者。長期使用需監測心率變化,常見副作用包括體重增加和嗜睡。
5、抗抑郁藥:阿米替林、文拉法辛通過調節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水平預防發作。建議睡前服用以減輕鎮靜作用,通常需要持續用藥4-8周才顯效。
偏頭痛急性期應選擇快速起效藥物,發作期間保持安靜環境并冷敷前額。日常避免巧克力、奶酪等誘發食物,規律進行瑜伽或游泳等低強度運動,記錄頭痛日記有助于識別觸發因素。每月發作超過4次需考慮預防性用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