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Ⅲ級可通過宮頸錐切術、激光治療等方式治療,可能與高危型HPV持續感染、免疫系統抑制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異常陰道出血、宮頸糜爛等癥狀。
1、HPV感染:
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持續感染是主要誘因,病毒整合宿主細胞DNA導致宮頸上皮異型增生。日常需加強HPV疫苗接種,定期進行TCT和HPV聯合篩查。治療需結合宮頸病變范圍選擇物理消融或手術切除。
2、免疫抑制:
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HIV感染等因素會削弱機體清除HPV能力。建議HIV感染者每半年進行陰道鏡監測,器官移植患者需調整免疫抑制方案。病變進展迅速時需優先考慮環形電切術。
3、激素影響:
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升高可能加速病變發展,產后6周需復查陰道鏡。口服避孕藥超過5年者應改為屏障避孕,同時每3個月監測宮頸細胞學變化。
4、伴隨癥狀:
接觸性出血是典型表現,需與宮頸息肉鑒別。異常排液多呈血性或膿性,合并感染時需加用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陰道鏡碘試驗不著色區超過75%提示浸潤癌可能。
5、治療方案:
冷刀錐切適用于生育需求者,切除深度需達25mm。二氧化碳激光汽化適合病灶<2cm患者,術后6周禁止性生活。病理確診浸潤癌時需行廣泛子宮切除術+盆腔淋巴結清掃。
術后每日用溫水清洗外陰,3個月內避免游泳和盆浴。增加西藍花、胡蘿卜等富含維生素A食物攝入,每周進行3次快走鍛煉促進盆腔血液循環。術后第1年每3個月復查TCT,連續2次陰性后可轉為常規篩查。絕經后患者需長期隨訪,病變復發時可考慮全子宮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