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可直接吞服或通過酸奶等食物攝入,具體方式需結合菌株特性與產品說明。常見攝入方式包括直接口服、溫水沖服、搭配食物食用、選擇腸溶膠囊、關注活菌數要求。
1、直接吞服:部分益生菌制劑設計為耐胃酸腸溶膠囊,可直接吞服避免高溫破壞。如布拉氏酵母菌散、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等,外層包膜能保護菌群通過胃部酸性環境,到達腸道后釋放活性成分。吞咽時建議保持口腔干燥,避免膠囊提前溶解。
2、溫水沖服:粉劑型益生菌需用≤40℃溫水溶解,高溫會滅活菌株。沖泡后需立即飲用,避免氧氣接觸降低活性。適合嬰幼兒的鼠李糖乳桿菌GG株、羅伊氏乳桿菌等,可與母乳或配方奶混合,但需確保液體溫度適宜。
3、食物搭配:部分益生菌可拌入常溫食物食用,如無糖酸奶、果泥或燕麥粥。食物基質能緩沖胃酸影響,延長菌群存活時間。嗜酸乳桿菌NCFM株、乳雙歧桿菌HN019等耐酸性較強的菌株,與含益生元的香蕉、洋蔥等搭配效果更佳。
4、腸溶劑型:特殊微膠囊技術處理的益生菌無需溶解,直接口服后能在腸道靶向釋放。這類產品需整粒吞服,咀嚼會破壞保護層。臨床常用的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酪酸梭菌活菌片等,服藥前后半小時應避免飲用過熱飲品。
5、活性維持:無論采用何種方式,需確保產品活菌數≥1×10^6CFU/g。開封后應密封冷藏,避光防潮。部分菌株如嬰兒雙歧桿菌M-63、短雙歧桿菌M-16V對氧氣敏感,建議選擇獨立小包裝產品。
選擇攝入方式時應閱讀產品說明書,腸溶型制劑比普通粉劑更適合直接服用。日常可通過發酵食品如泡菜、味噌補充共生菌,搭配膳食纖維促進定植。出現腹脹或過敏反應時應暫停使用,儲存不當導致結塊變味的益生菌不得繼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