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炎可以治好。該病屬于子宮內膜的炎癥反應,通過規范治療和日常護理多能痊愈,但需根據病因、病程及個體差異制定方案。
1、急性子宮內膜炎的治療與預后:
急性期患者表現為下腹痛、發熱、異常陰道分泌物,需及時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常用藥物包括頭孢類、甲硝唑、多西環素等,同時需臥床休息并避免性生活。若治療及時,約1-2周癥狀可明顯緩解,配合超聲復查確認內膜恢復情況,治愈率超過90%。此階段需特別注意遵醫囑完成全程用藥,避免轉為慢性炎癥。
2、慢性子宮內膜炎的管理要點:
慢性炎癥可能與反復感染、宮腔操作史或免疫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經期延長、盆腔隱痛。治療需聯合抗生素與活血化瘀類中成藥,必要時行宮腔灌注治療。伴隨輸卵管粘連者需配合物理治療,病程較長者治愈率約70%-80%。建議每3個月復查宮腔鏡評估內膜修復狀態,治療期間需加強營養攝入,補充蛋白質及維生素。
日常需保持外陰清潔干燥,選擇棉質透氣內褲并每日更換;飲食避免辛辣刺激,推薦鯽魚湯、紅豆薏米粥等利濕食材;適度進行凱格爾運動改善盆腔血液循環。治療期間出現異常出血或腹痛加劇需立即復診,伴侶應同步檢查避免交叉感染。多數患者經系統干預后可恢復生育功能,但合并嚴重盆腔粘連者可能需輔助生殖技術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