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縮和陣痛在分娩過程中密切相關,但并非完全等同。宮縮指子宮肌肉規律性收縮,陣痛特指宮縮引起的疼痛感,主要區別在于宮縮可能無痛如假性宮縮,而陣痛必然伴隨疼痛。
1、定義差異:
宮縮是子宮平滑肌的節律性收縮,分為生理性宮縮如孕晚期假性宮縮和分娩宮縮。陣痛專指分娩過程中宮縮引發的疼痛,屬于宮縮的一種伴隨癥狀。無痛宮縮常見于孕中期至晚期,而陣痛僅出現在臨產階段。
2、發生機制:
宮縮由催產素和前列腺素等激素調控,促使宮頸擴張和胎兒下降。陣痛的產生與子宮缺血、神經壓迫及宮頸牽拉有關,疼痛通過內臟神經傳導至腰骶部,形成周期性加劇的特點。
3、臨床表現:
真性宮縮表現為間隔規律初期20-30分鐘/次,臨產時2-3分鐘/次、持續時間漸長30秒→60秒、強度遞增。陣痛通常從腰背部開始放射至腹部,伴隨宮縮出現波浪式疼痛,可能伴有見紅或破水。
4、功能區別:
非分娩期宮縮主要促進子宮血流和胎兒體位調整。陣痛是分娩啟動的標志性癥狀,其規律性和強度直接反映產程進展,初產婦陣痛平均持續8-12小時,經產婦縮短至5-8小時。
5、應對方式:
假性宮縮可通過改變體位、補液緩解。真性宮縮伴陣痛需記錄頻率,當達到5-1-1標準每5分鐘1次、持續1小時時應就醫。拉瑪澤呼吸法能減輕陣痛,嚴重時可采用硬膜外麻醉。
孕期需區分Braxton Hicks宮縮與真性宮縮,前者不規則且無痛。建議孕28周后學習胎動計數和宮縮監測,出現規律陣痛伴宮頸變化、陰道流血或破水應立即就診。臨產前可適量攝入易消化食物,保持適度活動有助于縮短產程,但需避免劇烈運動導致胎兒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