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間練習瑜伽需根據孕期階段和個人體質決定,通常孕中期14-28周是最適合的時期。
1、孕早期1-12周:
孕早期胚胎著床不穩定,劇烈運動可能增加流產風險。此時應避免瑜伽體式練習,尤其是扭轉、擠壓腹部或倒立的動作。若孕前有瑜伽基礎,可進行輕柔的呼吸練習和冥想,幫助緩解孕吐和焦慮情緒。建議咨詢產科醫生評估個體狀況后再決定是否練習。
2、孕中期14-28周:
胎盤形成穩定后,可開始低強度孕期瑜伽。選擇專為孕婦設計的課程,重點練習貓牛式、側臥抬腿等增強骨盆穩定性的動作,避免仰臥位過久。瑜伽能改善腰背疼痛、促進血液循環,但需避開深度前屈和后彎體式。每周練習2-3次,每次不超過30分鐘,出現頭暈或宮縮應立即停止。
3、孕晚期29周后:
隨著腹部增大,重心改變易導致平衡失調。建議以靠墻或使用瑜伽輔具的坐姿、跪姿動作為主,如蝴蝶式、簡易盤坐呼吸練習。避免所有可能壓迫腹部的體式,以及需要屏氣的收束法。孕36周后應逐漸減少運動量,以產前助產瑜伽為主,如骨盆搖擺和會陰肌肉訓練。
孕期瑜伽需在專業教練指導下進行,選擇通風良好的環境,穿著透氣彈性衣物。練習前后補充足夠水分,避免空腹或飽腹狀態下運動。合并妊娠高血壓、胎盤前置或多胎妊娠的孕婦禁止練習。日常可配合散步、游泳等有氧運動,飲食注意補充鈣、鐵及優質蛋白,保證每日30分鐘以上適度活動有助于順產和產后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