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結膜炎可通過抗病毒治療、免疫調節、局部護理、預防傳播、并發癥管理等方式實現臨床治愈。該疾病主要由腺病毒、腸道病毒等病原體感染引起,具有自限性但易復發。
1、抗病毒治療:病毒性結膜炎以局部抗病毒藥物為主,常用更昔洛韋滴眼液、阿昔洛韋眼膏、干擾素α2b滴眼液。嚴重全身感染時可口服伐昔洛韋。抗病毒治療需持續至癥狀消失后3天,角膜受累者療程延長至2周。
2、免疫調節:反復發作患者需檢測免疫功能,IgA缺乏者可用胸腺肽調節。局部使用環孢素滴眼液可抑制過度免疫反應。合并過敏體質者需聯用奧洛他定滴眼液控制變態反應。
3、局部護理:冷敷可緩解充血腫脹,每日3次每次10分鐘。人工淚液保持眼表濕潤,推薦玻璃酸鈉滴眼液。結膜囊沖洗用生理鹽水每日2次,偽膜形成時需機械清除。
4、預防傳播:發病期需單獨使用毛巾枕套,煮沸消毒日用品。避免揉眼,接觸分泌物后需用含氯消毒劑洗手。集體生活者應隔離至充血消退,兒童患者休學1周。
5、并發癥管理:角膜炎需加用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滴眼液。繼發青光眼時采用溴莫尼定降壓。慢性期結膜瘢痕可行羊膜移植術,嚴重瞼球粘連需穹窿成形術。
病毒性結膜炎患者應保證每日飲水1500ml以上,補充維生素A胡蘿卜、動物肝臟及維生素C獼猴桃、西蘭花。急性期避免游泳、美瞳等眼部刺激,恢復期可進行眼球轉動訓練改善血液循環。家庭成員需同步觀察7天潛伏期,出現異物感應及時用更昔洛韋預防性滴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