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血管疾病常用藥物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藥、降壓藥、降脂藥、抗凝藥和改善心肌代謝藥五大類。
1、抗血小板藥:
阿司匹林腸溶片通過抑制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形成,適用于冠心病和腦梗死的二級預防。氯吡格雷作為P2Y12受體拮抗劑,常與阿司匹林聯用于支架術后患者。替格瑞洛起效更快,用于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這類藥物需警惕消化道出血風險,長期服用者應定期檢查便潛血。
2、降壓藥:
鈣通道阻滯劑如氨氯地平通過擴張血管降低血壓,適合老年高血壓患者。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如培哚普利可改善心室重構,適用于合并糖尿病的心血管病患者。β受體阻滯劑美托洛爾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常用于心絞痛和心衰患者。血壓控制目標需根據并發癥個體化調整。
3、降脂藥:
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通過抑制膽固醇合成降低低密度脂蛋白,需監測肝功能。依折麥布可抑制腸道膽固醇吸收,常與他汀聯用。PCSK9抑制劑如阿利西尤單抗用于頑固性高膽固醇血癥。降脂治療需長期堅持,達標后仍需維持用藥。
4、抗凝藥:
華法林通過抑制維生素K依賴的凝血因子合成,用于房顫患者卒中預防,需定期監測INR值。新型口服抗凝藥達比加群酯無需常規監測,但腎功能不全者需調整劑量。抗凝治療期間需注意出血傾向,避免與NSAIDs類藥物聯用。
5、改善代謝藥:
曲美他嗪通過優化心肌能量代謝改善心絞痛癥狀。輔酶Q10作為細胞代謝輔助因子,可改善心衰患者心肌功能。這類藥物多作為輔助治療,需與基礎藥物配合使用。
心腦血管疾病用藥需嚴格遵循醫囑,不可自行調整劑量。日常應保持低鹽低脂飲食,每日鈉鹽攝入不超過5克,增加深海魚類和堅果攝入。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或游泳。戒煙限酒,保持規律作息。定期監測血壓、血脂和血糖指標,每3-6個月復查肝腎功能和肌酸激酶。出現胸痛持續不緩解、肢體無力或言語不清等預警癥狀時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