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不治療可能導致肛門疼痛加劇、反復出血、貧血、血栓形成以及繼發感染等后果。長期忽視可能引發肛周膿腫、肛瘺等并發癥,影響生活質量。
1、疼痛加重:痔瘡未及時處理時,充血腫脹的靜脈叢持續受壓,排便時機械摩擦加劇疼痛。日常可溫水坐浴緩解痙攣,避免久坐久站。疼痛劇烈需就醫排除血栓性外痔。
2、慢性失血:內痔黏膜破損導致間歇性便血,長期失血可能誘發缺鐵性貧血。增加菠菜、豬肝等富鐵食物攝入,出血量大于5ml/次或每周超過3次需結腸鏡檢查。
3、血栓嵌頓:痔核脫出后未及時回納可能形成血栓,表現為紫黑色硬結伴劇痛。發病48小時內可行血栓剝離術,超過72小時需采用地奧司明、邁之靈等藥物促進吸收。
4、繼發感染:破損的痔黏膜易受糞便污染,引發肛竇炎或肛周膿腫。保持每日1-2次溫水清洗,出現發熱、肛門灼熱感應及時使用頭孢克肟、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
5、功能損害:Ⅲ度以上痔瘡導致肛門括約肌松弛,可能出現黏液滲出或排便失禁。凱格爾運動可增強盆底肌力,嚴重者需行PPH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
每日攝入25g膳食纖維可軟化糞便,推薦燕麥、火龍果等食物。避免負重深蹲等增加腹壓的運動,便后使用智能馬桶蓋沖洗可減少摩擦。出現肛門墜脹感持續加重、排便習慣改變超過兩周時,需進行肛門指診和腸鏡檢查排除惡性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