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可通過保濕護理、避免刺激物、冷敷緩解、飲食調整、藥物干預等方式治療。濕疹通常由皮膚屏障受損、過敏反應、環境干燥、微生物感染、免疫異常等原因引起。
1、保濕護理:
濕疹患者皮膚屏障功能受損,導致水分流失加劇。每日使用含神經酰胺、尿素或凡士林的保濕霜,涂抹頻率建議3-5次,尤其在沐浴后3分鐘內使用效果更佳。避免含酒精或香精的護膚品。
2、避免刺激物:
接觸洗滌劑、羊毛織物或化學溶劑可能誘發濕疹發作。選擇棉質透氣衣物,洗衣時使用無磷洗衣粉。洗澡水溫控制在37℃以下,時間不超過10分鐘,減少搓澡巾摩擦。
3、冷敷緩解:
急性期瘙癢可使用4℃冷藏生理鹽水濕敷,每次15分鐘。冷敷能收縮毛細血管,降低組胺釋放。冰袋需用毛巾包裹,避免直接接觸皮膚導致凍傷。
4、飲食調整:
部分患者對牛奶、雞蛋或堅果過敏可能加重濕疹。增加富含Omega-3的三文魚、亞麻籽油攝入,補充維生素D。記錄飲食日記有助于識別過敏原。
5、藥物干預:
中重度濕疹可能需要他克莫司軟膏、氫化可的松乳膏或吡美莫司等免疫調節劑。繼發感染時需聯用莫匹羅星軟膏。紫外線光療適用于頑固性病例。
濕疹患者需長期維持皮膚PH值平衡,選擇弱酸性沐浴露。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游泳、瑜伽,避免劇烈出汗。夜間佩戴純棉手套防止無意識抓撓。定期復查評估是否需要調整治療方案,合并過敏性鼻炎或哮喘時需協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