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得腳氣可通過保持足部干燥、穿透氣鞋襪、外用抗真菌藥物、避免交叉感染、調節飲食等方式治療。腳氣通常由真菌感染、孕期免疫力下降、足部多汗、衛生習慣不良、接觸傳染源等原因引起。
1、保持干燥:孕期激素變化導致足部出汗增多,潮濕環境易滋生真菌。每日用溫水清洗足部后徹底擦干,特別是趾縫間。可撒少量嬰兒爽身粉吸濕,避免使用公共拖鞋或赤腳行走。
2、選擇鞋襪:合成纖維材質易悶汗,選擇純棉或羊毛襪增加透氣性。鞋子宜選真皮或網面設計,每日更換并晾曬。連續穿同一雙鞋不超過8小時,必要時使用紫外線烘鞋器殺菌。
3、藥物干預:妊娠期優先選擇外用唑類抗真菌藥,如聯苯芐唑乳膏、酮康唑軟膏、特比萘芬噴霧。避免口服藥物,趾間糜爛處可涂抹莫匹羅星軟膏預防細菌感染。用藥前需經產科醫生評估。
4、阻斷傳染:家庭成員有腳氣需同步治療,避免共用指甲剪或毛巾。浴室地板每周用含氯消毒劑擦拭,洗滌襪子時加入衣物消毒液。孕期足療需確保器械嚴格消毒。
5、營養支持:維生素B族缺乏可能加重癥狀,適量攝入全谷物、瘦肉及深綠色蔬菜。控制血糖水平,每日飲水不少于1.5升。可補充孕婦專用復合維生素,但需避免過量維生素A攝入。
孕婦出現足部水皰、化膿或發熱需及時就醫。日常可嘗試綠茶泡腳水溫不超過38℃,選擇低糖水果如藍莓草莓替代高糖零食,穿著防滑拖鞋預防跌倒。適度散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睡眠時用枕頭墊高雙腳減輕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