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矯正可通過固定托槽矯正、隱形矯治器、功能性矯治等方式干預。牙齒發育異常可能由遺傳因素、不良口腔習慣、乳牙早失、頜骨發育不協調、齲齒繼發問題等原因引起。
1、乳牙期干預:
3-5歲乳牙列階段適合處理地包天等頜骨問題,功能性矯治器可引導頜骨正常發育。吮指、口呼吸等不良習慣需及時糾正,避免影響牙弓形態。
2、替牙期矯正:
8-12歲混合牙列期是干預黃金時段,利用頜骨生長潛力采用擴弓器或間隙保持器。牙列擁擠、埋伏牙等問題可通過序列拔牙或局部矯治預防恒牙錯位。
3、恒牙早期治療:
12-15歲恒牙列初期推薦固定托槽矯正,金屬托槽、陶瓷托槽或自鎖托槽可精確控制牙齒移動。牙槽骨改建活躍期能縮短療程,改善深覆合、開合等問題。
4、成人正畸特點:
18歲后骨代謝減緩需延長矯正周期,隱形矯治器如隱適美更美觀。牙周健康者可通過種植支抗解決骨性畸形,配合片切或鄰面去釉獲得空間。
5、老年修復正畸:
40歲以上需先治療牙周炎或齲齒,短程矯治聯合修復體改善咬合。迷您托槽或舌側矯治適合牙槽骨吸收者,正畸-修復聯合方案能恢復咀嚼功能。
日常需保持巴氏刷牙法清潔矯治器,避免啃咬硬物防止托槽脫落。鈣質豐富的乳制品、咀嚼適度的蘋果塊有助于牙齒移動,配合唇肌訓練能增強矯治穩定性。正畸期間每三個月需專業潔治,結束佩戴保持器至少兩年防止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