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鈣化可通過調整飲食結構延緩進程,推薦攝入富含鎂、維生素K2、歐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同時限制高磷、高鹽飲食。鈣化與血管壁炎癥反應、礦物質代謝失衡密切相關。
1、深綠葉菜:菠菜、羽衣甘藍等富含維生素K2和鎂,能激活基質Gla蛋白,抑制鈣鹽在血管壁沉積。每日攝入200克可滿足需求,建議焯水后涼拌以減少草酸影響。
2、深海魚類:三文魚、沙丁魚含有大量歐米伽3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可降低血管內皮損傷風險。每周食用3次,每次100-150克,采用清蒸方式保留營養。
3、堅果種子:杏仁、亞麻籽提供優質不飽和脂肪酸和鎂元素,能改善血管彈性。每日攝入30克左右,優先選擇原味產品避免鹽分超標。
4、橄欖油: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達70%以上,可減少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建議每日用20-30毫升替代動物油,低溫烹飪更健康。
5、發酵食品:納豆、奶酪含維生素K2,能引導鈣質向骨骼沉積。每周食用3-4次納豆,或每日30克硬質奶酪,注意選擇低鈉品種。
控制紅肉攝入每周不超過500克,避免加工肉制品。每日食鹽量控制在5克以下,減少碳酸飲料攝入。規律進行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每周累計150分鐘以上。定期監測血壓、血脂指標,40歲以上人群建議每年進行頸動脈超聲檢查。存在慢性腎病或糖尿病者需在醫生指導下調整飲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