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口腔潰瘍可通過局部止痛、促進愈合、調整飲食、保持口腔衛生、補充維生素等方式治療。口腔潰瘍通常由創傷、免疫力低下、營養缺乏、感染、過敏反應等原因引起。
1、局部止痛:
使用含利多卡因或芐達明的口腔凝膠可緩解疼痛,適用于潰瘍面積較大或影響進食的情況。兒童需在家長監督下使用藥物,避免吞咽。冰敷或含服低溫食物也能暫時減輕不適感。
2、促進愈合:
含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的噴劑能加速黏膜修復,維生素B12溶液局部涂抹也有一定效果。避免使用刺激性漱口水,可選擇生理鹽水或兒童專用溫和漱口液。
3、調整飲食:
避免酸性、辛辣或堅硬食物,推薦溫涼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如米粥、蒸蛋。保證每日飲水量,適當增加富含鋅的食物如牡蠣、瘦肉,有助于黏膜修復。
4、保持口腔衛生:
使用軟毛牙刷輕柔清潔,飯后及時漱口。教導兒童避免咬唇、頰等不良習慣,減少機械性刺激。定期檢查牙齒是否存在銳利邊緣或矯正器摩擦等潛在創傷因素。
5、補充維生素:
反復發作的口腔潰瘍可能與維生素B族缺乏相關,可適量補充復合維生素B。血清鐵蛋白水平低下者需在醫生指導下補充鐵劑,同時增加動物肝臟、深綠色蔬菜等富含鐵的食物攝入。
多數兒童口腔潰瘍1-2周可自愈,期間應保證充足睡眠,避免過度疲勞。若潰瘍直徑超過5毫米、持續超過兩周或伴隨發熱、淋巴結腫大等癥狀,需及時就診排查白塞病、克羅恩病等系統性疾病。日常注意均衡飲食,每日攝入足量新鮮果蔬,限制高糖零食,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可有效預防復發。鼓勵兒童參與戶外活動增強體質,流感季節避免人群密集場所,降低繼發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