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的確診需結合醫學檢查,僅憑癥狀無法自行判斷。若出現便血、排便習慣改變、腹痛等癥狀,建議及時就醫進行腸鏡等專業檢查。
直腸癌早期可能無明顯癥狀,隨著病情發展可能出現排便次數增多、里急后重感、糞便變細或帶血。中晚期可能出現消瘦、貧血、腸梗阻等表現。高危人群包括45歲以上、有家族史、長期高脂低纖維飲食者。
1、常見檢查方法:
腸鏡檢查是確診直腸癌的金標準,可直接觀察病變并取活檢。糞便隱血試驗可作為初篩手段,陽性者需進一步檢查。影像學檢查如CT、MRI有助于評估腫瘤范圍和分期。腫瘤標志物檢測如CEA對診斷和隨訪有輔助價值。
2、鑒別診斷要點:
痔瘡便血多為鮮紅色且與糞便分離,直腸癌便血常與糞便混合。炎癥性腸病多伴有腹瀉、腹痛反復發作。腸息肉通常無癥狀,較大者可出現便血。醫生會綜合癥狀、體征和檢查結果進行鑒別。
預防直腸癌需保持規律運動、控制體重、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建議40歲以上人群定期體檢,高危人群可提前篩查。確診后需根據分期選擇手術、放療或化療等綜合治療,早期發現治愈率較高。術后需定期隨訪,注意營養支持和心理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