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炎需根據病原體類型選擇藥物,常見治療藥物包括抗生素類、中成藥及輔助藥物。
一、細菌性尿道炎用藥:
細菌感染是尿道炎最常見病因,需選用敏感抗生素。喹諾酮類藥物如左氧氟沙星對多數革蘭陰性菌有效;頭孢類如頭孢克肟適用于耐藥性較低的感染;磷霉素氨丁三醇對大腸埃希菌等常見致病菌有針對性。用藥期間需觀察是否出現胃腸道不適或過敏反應,避免與含鈣、鎂食物同服影響吸收。細菌性尿道炎可能因衛生習慣不良或免疫力下降誘發,典型表現為尿頻、尿急伴尿道灼熱感。
二、非細菌性尿道炎用藥:
支原體或衣原體感染需選用大環內酯類如阿奇霉素,或四環素類如多西環素。合并陰道菌群失調時可配合使用調節微生態的陰道栓劑。這類感染可能通過性接觸傳播,常表現為尿道刺癢伴少量稀薄分泌物。治療期間需避免飲酒,性伴侶應同步檢查。
三、輔助治療藥物:
中成藥如三金片具有清熱利濕作用,可緩解排尿不適;碳酸氫鈉片堿化尿液能減輕刺激癥狀。反復發作患者可短期使用免疫調節劑。需注意中藥制劑可能引起消化道反應,服藥期間應保持每日飲水2000毫升以上。
治療期間需穿著透氣棉質內衣,避免長時間憋尿。飲食宜清淡,限制辣椒、酒精等刺激性食物攝入,適量食用冬瓜、薏仁等利尿食材。急性期建議暫停劇烈運動,康復后可進行快走、游泳等增強盆底肌功能的鍛煉。若用藥3天后癥狀未緩解或出現血尿、發熱,需及時復查調整方案。日常注意性生活衛生,排便后清潔需從前向后擦拭,月經期勤換衛生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