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可通過熱敷、藥物鎮痛、調整飲食、適度運動、心理調節等方式緩解。原發性痛經通常由前列腺素分泌過多、子宮收縮異常、精神緊張、寒冷刺激、盆腔器質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熱敷緩解:下腹部放置熱水袋或暖寶寶,溫度控制在40-50℃為宜。熱敷能促進盆腔血液循環,松弛子宮平滑肌,減少前列腺素對神經末梢的刺激。每日熱敷2-3次,每次持續20-30分鐘,避開經期出血量大的時段。
2、藥物鎮痛: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萘普生、雙氯芬酸鈉能有效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藥物需在疼痛初期服用,避免空腹使用。月經過多者慎用阿司匹林類藥物,存在胃潰瘍病史者需聯合胃黏膜保護劑。
3、飲食調節: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三文魚、亞麻籽,補充鎂元素含量高的黑巧克力、香蕉。避免生冷食物刺激胃腸道,限制咖啡因攝入量每日不超過200mg。經前期開始飲用姜茶、玫瑰紅糖水等溫性飲品。
4、運動干預:經期進行瑜伽貓牛式、嬰兒式等舒緩動作,每周3次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運動強度以心率維持在220-年齡×60%為宜,避免倒立體位及劇烈跳躍動作。盆底肌訓練可改善子宮供血。
5、心理疏導:通過正念冥想緩解焦慮情緒,每天進行10分鐘腹式呼吸訓練。認知行為療法可改變對疼痛的災難化思維,建立疼痛日記記錄發作規律。嚴重者可尋求專業心理咨詢。
痛經期間需保持每日飲水1500-2000ml,穿著寬松保暖衣物,避免長時間保持坐姿。建議記錄月經周期及癥狀變化,若出現非經期疼痛、出血量驟增或持續3天以上劇烈疼痛,需排除子宮內膜異位癥等器質性疾病。規律作息結合有氧運動可降低前列腺素敏感性,長期痛經者建議每年進行婦科超聲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