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合并甲亢需重點監測甲狀腺功能、調整藥物劑量并預防并發癥,主要注意事項包括定期產檢、藥物選擇、營養管理、心理調節和胎兒監護。
1、定期產檢:
妊娠期甲亢需每4-6周復查促甲狀腺激素TSH和游離甲狀腺素FT4,孕晚期縮短至2-4周。產科檢查需同步評估胎兒生長速度、胎心及羊水量,甲亢控制不佳可能引發胎兒心動過速或生長受限。建議在內分泌科與產科聯合門診隨訪,動態調整治療方案。
2、藥物選擇:
首選丙硫氧嘧啶PTU,該藥胎盤通過率較低,但需警惕肝功能損害。孕中期后可換用甲巰咪唑MMI以減少肝毒性風險。禁用放射性碘治療,β受體阻滯劑如普萘洛爾僅短期用于緩解心悸,長期使用可能影響胎兒發育。
3、營養管理:
每日熱量攝入需增加300-500千卡,重點補充蛋白質雞蛋、魚肉、鈣牛奶、豆腐及維生素D。限制海帶、紫菜等高碘食物,避免攝入咖啡因。體重增長建議控制在11-16公斤范圍內,過度消瘦或肥胖均可能加重代謝紊亂。
4、心理調節:
甲亢孕婦焦慮發生率高達40%,可通過正念冥想、孕婦瑜伽緩解壓力。家屬應協助記錄用藥時間及癥狀變化,避免情緒劇烈波動誘發甲狀腺危象。睡眠障礙者可嘗試左側臥位改善循環,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短期使用鎮靜藥物。
5、胎兒監護:
孕32周起每周進行胎心監護,超聲監測胎兒甲狀腺大小及血流情況。新生兒出生后需立即檢測TSH和FT4,母親產后藥物調整期間應暫停母乳喂養。妊娠合并Graves病者,需篩查新生兒暫時性甲亢,表現為煩躁、多汗等癥狀。
妊娠期甲亢患者應保持每日30分鐘低強度運動如散步,避免高溫瑜伽等可能誘發脫水的高代謝活動。飲食采用少量多餐模式,每餐搭配1份優質蛋白和2份蔬菜,烹飪選用碘鹽但控制每日攝入不超過6克。出現持續性嘔吐、心率>140次/分或體重驟降超過5%時需急診處理。產后6周需復查甲狀腺功能,約20%患者可能轉為永久性甲亢需長期治療。